首页

济南女王黄金喂食

时间:2025-05-23 14:58:42 作者:5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19元 下调16个基点 浏览量:77198

  5月6日上午,全球最大的恐爪龙足迹“福建足迹”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福建龙岩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其中5个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研究人员为此建立新的足迹属种,名为“英良福建足迹”。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身披羽毛,后足的第二趾有巨型镰刀状爪趾,被称为“杀戮爪”,行进时会在地上留下二趾型足印。

  2020年11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经过几年来的研究,目前团队已在此发现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二趾型恐爪龙类等至少八种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共12个,来自于两类恐爪龙。

  据专家介绍,在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而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厘米),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专家表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正式命名,让它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有了真正的“科学身份证”。同时,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中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 吴晟炜 部分视频来源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在黑龙江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巴蜀之地青神县,是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的蓝悠悠,是东西两山隔江环峙的葱郁郁,这片青绿色的沃土在造就苏轼之前,先造就了他的母亲:苏母程夫人。程夫人身上诸如坚韧、乐观、从容、旷达的巴蜀文化特质,最终通过苏轼的不朽诗文而彪炳千秋。此次四川人艺携手青神县共同入京。在演出现场,通过青神县特色产品如:竹编,蚕丝绸缎等与苏母相关城市文化展示,北京观众得以近距离走进苏家的故乡。(完)

郑钦文赢下中国金花德比,首次闯入WTA1000赛事决赛

经过升级改良,这种电动智能化三轮车出现在欧美国家街头,且越来越受到外国人喜爱,相关短视频火爆网络。人们甚至开玩笑说,一些外国人学会的第一句中文是“三蹦子”的出厂语音提示——“请注意,倒车!”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卜世杰、王尚君等人决定逮捕

韩正表示,今年是中巴关系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年份。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巴关系稳定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中方愿和巴方按照习近平主席同卢拉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打造中巴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

中央气象台三预警齐发 多省份有大风、寒潮和冻雨

2022年7月,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正式启动,围绕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8个类型,向全球发出共建未来乡村样本的“英雄帖”。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海拔2254米,集“雄、奇、险、秀”于一身,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中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是游客登山踏青最好的时节,也是客流高峰期,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逛庙会,盛况空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